邵 凯研究员

  •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 作者:本站编辑
  • 发布时间:2018-02-23 16:01:09
  • 阅读数:
字体大小:


   邵凯研究员1990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动物生理生化专业并取得硕士学位。现任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室主任。1993—1994年,在澳大利亚联邦科工组织佩斯畜牧研究所从事反刍动物营养和繁殖合作研究。1998年在日本北海道大学进修。现为中国畜牧学会动物生理生化学分会会员;中国畜牧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会员;九三学社内蒙古自治区委员。自1984年本科毕业以来他一直从事家畜繁殖、育种,家畜生理内分泌及与之相关的营养生理学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对控制家畜繁殖的内分泌激素方向有较深的造诣。

  自工作以来,他先后主持和参加的国家、自治区和国际合作项目包括“有机微量元素对肉牛营养和免疫作用研究”;“放牧肉牛舍饲饲料配方”;“铬蛋白盐对肉牛生理及免疫机能影响”,该项目在有机铬对机体葡萄糖代谢和免疫力提高方面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氨基酸锌螯合物在反刍动物体内消化代谢规律的研究”,2000年该项目因其创新性研究获得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铬蛋白盐对肉牛生理及免疫机能影响研究”;“中国北方放牧绵羊矿物质营养检测及补饲技术研究”;“提高内蒙古自治区细毛羊生产性能及建立繁育体系的研究与推广”;“反刍动物预混料——绵羊预混料配方研制”;“锌营养状况的评价”专题研究,1998年获中华医学会微量元素分会颁发的微量元素贡献银奖;“奶牛全混合日粮模式化饲养示范”;“高产奶牛及良种肉羊胚胎移植推广示范”。在二十多年从事畜牧科研和推广工作中,他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为自治区畜牧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邵凯同志在科研工作中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曾先后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主持人)和二等奖各一项;发表学术论文49篇,出版合著3部。具有熟练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承担了多项中外(中澳、中加)合作项目和引智项目的工作,在引进国外畜牧业先进技术和经验上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特别在2003—2005年间,通过国家引智项目,成功地在呼和浩特市进行了奶牛胚胎性别鉴定工作和高产奶牛体细胞克隆技术操作。2005年6月25日,内蒙古自治区首例体细胞克隆奶牛在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降生。这标志着自治区畜牧科学院的科技人员已经掌握了国际上最先进的体细胞克隆技术。此项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将对自治区乃至全国的奶牛业和畜牧业产生深远的影响。邵凯同志先后留学澳大利亚、加拿大、荷兰和日本。1997年入选自治区“321人才工程”二层人选,2002年进一步入选自治区“321人才工程”一层人选,同年被自治区人事厅评为内蒙古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本站编辑供稿/本站编辑供图 本站审核审核

版权所有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版权所有

蒙公网安备 15010402000362号 蒙ICP备11004172号-1 联系电话 5294679

顶部